企业动态
1.温氏股份2023年净亏损63.3亿元,营收约899亿元
近日,温氏股份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总收入899.18亿元,同比增长7.4%;实现净利润-63.29亿元,由盈转亏,同比下降219.66%。
含毛猪和鲜品在内,温氏股份2023年销售肉猪2626.22万头,同比增长46.65%;毛猪销售均价为14.81元/公斤,同比下降22.26%。温氏股份表示,报告期内,肉猪销量增加是营业总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公司不断加强基础生产管理,生产成绩持续向好,养殖成本持续降低,但由于生猪销售价格同比大幅度下降,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大于养殖成本下降幅度,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出现深度亏损。公司将继续按照“固本强基,稳健发展”总基调,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加强疫病防控,努力提升生产成绩,降低生产成本。
含毛鸡、鲜品和熟食在内,温氏股份2023年销售肉鸡11.83亿只,同比增长9.51%;毛鸡销售均价同比下降11.51%。温氏股份表示,公司养鸡业务生产持续保持稳定,养殖综合成本保持良好,核心生产成绩指标保持高位,但毛鸡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养鸡业务利润同比下降。
2.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建议产业调整政策出台前多征求相关方意见
3月1日,新希望集团两会媒体沟通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向媒体表示,今年他将提交关于推动生猪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民营经济活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利用数字技术为畜牧业节粮提效等6份提案。
在《提升民营经济活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刘永好提到,民营经济活力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受内外部环境影响,民营经济活力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刘永好建议,产业调整政策出台前多征求相关方的意见,避免对行业和相关企业造成大的冲击。尤其是在体量大、影响大的行业,要充分重视政策出台前的预沟通,让相关企业和机构了解政策调整的目的和措施以及可能产生的积极或负面的影响,提出较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推动解决困难的合力,降低政策出台后的曲解和冲击。
3.大北农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种机械手遥控装置”
根据数据显示,大北农(002385)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机械手遥控装置”,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0865320.3,授权日为2024年3月1日。
根据摘要信息显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机械手遥控装置,包括遥控信号发射器和遥控信号接收器,其中遥控信号接收器连接至机械手控制触点,遥控信号发射器与遥控信号接收器之间通过无线方式传送控制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信号发射器和所述遥控信号接收器分别包括一个以上,其中每个遥控信号发射器分别与一台叉车相关联,每个遥控信号接收器分别与一台机械手的控制触点相连接;每个遥控信号发射器可分别向一个以上遥控信号接收器发送控制信号,每个遥控信号接收器可接收一个以上遥控信号发射器发送的控制信号。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械手遥控装置,能够提高机械手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保障叉车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今年以来,大北农新获得专利授权9个,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50%。结合公司2023年中报财务数据,2023上半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3.24亿元,同比增28.16%。
4.正大蛋业完成5亿元A轮融资
近日,亚洲规模最大的蛋鸡养殖及蛋制品公司之一——正大蛋鸡养殖(北京)有限公司(简称“正大蛋业”)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规模为5亿元人民币,由中国农垦产业发展基金(简称“中垦基金”)领投,中信证券担任财务顾问,德恒律所担任法务顾问。
本轮融资将用于正大蛋业的品牌建设及营销、研发投入、构建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体系等。
本轮领投方中垦基金认为,近年来,国家关注“三农”问题,提出“农业强国”政策;三年疫情需求不振、俄乌冲突原料飞涨,蛋鸡行业处于周期底部;同时消费者对健康安全食品以及大型城市食品供应保障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全产业链、规模化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蛋鸡行业规模化、工业化进程在加速,品牌蛋呈双位数增长。
中垦基金表示,正大蛋业作为规模化养殖的领军企业和离消费者最近的公司,已经成为中国产业链布局最完整的蛋鸡企业之一,非常看好正大蛋业。希望通过本轮融资,助力提升正大蛋业核心竞争力,使其走向世界,成为具备强大国际竞争力的蛋鸡养殖及蛋品公司。
5.春雪食品:过去几年中,尝试开发、推出了植物鸡肉类产品
春雪食品在回答投资者问题时表示:“过去几年中,我们尝试开发、推出了植物鸡肉类产品。主要模仿传统肉类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使用如大豆和豌豆等高蛋白植物原料作为基础,产品包括植物肉饼、肉丸和面点类食品等,实现了与真肉相似的质感和味道。”
此类产品主要定位于寻求健康饮食选项的消费者,包括但不限于素食者、减少动物产品消费的灵活素食者,以及对环境影响有所关注的消费者群体。
国际动态
1.美国2024年对华出口猪肉增长69%
2024年第7周,美国出口了75910吨猪肉,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周出口量。今年迄今为止,美国出口增长了30%,其中:澳大利亚+471%,中国+69%,哥伦比亚+71%,韩国+80%,菲律宾+2975%。美国猪肉生产和行业分析师Jim Long认为,全球猪肉需求正在发生变化。
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USMEF)估计,2023年,29.8%的美国猪肉对外出口。如果能够保持迄今为止的30%的出口增长,这相当于2024年比2023年多出口1000万头猪(2023年美国生猪出栏12734.4万头)。这对美国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猪肉价格推动。
Jim Long进一步分析到,2024年至今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同比增长69%,可能是中国猪肉产量下降的迹象。2023年末,中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42万头,比一年前减少了约240万头母猪,而过去一年中国养猪行业的亏损高达数十亿元。中国的产能去化将推动更多的美国猪肉出口到中国,支撑美国生猪价格。
2.俄罗斯对华猪肉年出口量或将增至20万吨
俄罗斯农业部下属俄联邦农产品出口发展中心援引俄国家养猪业企业联盟的估计表示,2024年俄罗斯可能会向中国供应多达2.5万吨猪肉,在两到三年内,猪肉的年出口量或将增加到20万吨。
消息称,根据俄国家养猪业企业联盟的估计,俄罗斯每年可以向中国供应多达20万吨猪肉。
该联盟总干事尤里∙科瓦廖夫认为,今年将是试验年:会制定物流路线、支付机制等。他称:“因此,如果2024年将有1.5-2.5万吨运往中国市场,这将是一个不错的开始。我们希望在2-3年内达到15-20万吨的水平。”
3.越南正推进对华出口猪禽肉类产品
据越南媒体VietnamPlus报道,中国海关总署近期同意审核有关越南向中国大陆出口禽肉产品的授权,越南预计今年对华农产品出口额将大幅增长。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陈清南(Tran Thanh Nam)表示,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每年对肉类产品的消费需求巨大,因此越南肉类产品对华出口的潜力比蔬菜和水果高出许多倍。
陈副部长称,如果越南能与中国签署禽肉出口议定书,并继续就猪肉出口到中国市场的议定书进行谈判,那么越南有望能进一步扩大越肉类出口收入。
多年来,越南的大部分畜产品,包括猪肉、牛肉、鸡肉等产品,在边境口岸一直受非官方配额要求的限制。越南对华出口面临着边境壁垒,以及更严格审核标准等要求。
但越南近年来也在积极推进扩大肉类出口准入,越南已成功谈判通过正贸渠道对日本、中国香港以及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出口禽肉产品。
目前,越南根据2022年与中方签署的《燕窝出口议定书》和《牛奶出口议定书》,可以向中国正式出口包括燕窝和牛奶这两种畜牧业产品。针对肉类产品,截至2月初,海关总署官网上暂时还未有关于越南输华肉类产品的信息。
农业政策

农业农村部正式宣布: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下调到3900万
3月1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最新消息,表示近日已经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4100万头调整为3900万头。
农业农村部表示,此次方案的修改,是为了更好适应生猪稳产保供工作的新情况新要求,此次修订,在坚持现行工作思路、总体要求和“三抓两保”任务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4100万头调整为3900万头,将能繁母猪存栏量正常波动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95%调整至92%。同时,《方案》优化了地方生猪稳产保供责任落实,强化了引导生产和市场预期等重点举措,完善了监测预警、产能调控等保障措施。
农业农村部表示接下来还将密切跟踪《方案》落实情况,指导地方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引导,稳定用地、金融、环保等长效性支持政策,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促进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稳定。
专业配资公司